四年前的今日( 7 月 6 日),有市民發起「光復屯門」行動,遊行至屯門公園內,盼令滋擾屯門人多年的噪音問題終結。事隔四年,《集誌社》重返屯門公園,昔日衣著暴露人士載歌載舞、有人打賞的畫面已不復見,居住在附近的街坊表示,自 2019 年就沒受噪音滋擾,屯門公園「光復」成功。
記者昨午到屯門公園觀察,公園氣氛平靜,有長者聚集在涼亭、長櫈聊天,未見任何表演;有中年男士及女士身穿便服在涼亭播放跳舞,也有人在涼亭聊天,未見有不雅或打賞行為。公園內另有人跑步、帶小孩到遊樂場玩樂等,場面平靜。


屯門公園 大媽「清零」
居住在屯門站上蓋、家中面向屯門公園的黃先生,在 2019 年入伙。新居在此前裝修,期間有師傅向他投訴屯門公園的噪音過於滋擾,影響其工作,令他起初很擔心屯門公園的噪音問題。不過,他入伙後就有人到屯門公園示威,隨後爆發疫情,加上經修例的《遊樂場地規例》在 2020 年 7 月生效,屯門公園往後就沒再受噪音滋擾。
黃先生一直在屯門生活及工作,屯門公園是他和家人日常生活必經之路。他說,以往的表演有傷風化,表演者衣著暴露、動作不雅,圍觀者又帶同大量現金打賞,情況有如「夜總會」,每次經過必定拖緊子女。他說,先前的狀況維持多年,「由我小朋友讀幼稚園到讀完小學,都是這樣!」不過,自屯門公園沒有噪音後,他可到公園享受其興趣、每星期到屯門公園拍攝雀鳥。
居於友愛邨一帶的郭女士退休十年,每日黃昏都會偕鄰居到屯門公園的樹蔭下歇息。屯門公園有一塊空地以往是「自娛區」,供市民自行表演,但自娛區噪音聲浪強勁,她說以往環境嘈吵,但「無聊」時都會前往圍觀。郭女士認為,現時環境較清靜,適合她與友人聊天。
現時的《遊樂場地規例》規定任何人不得進行音樂活動令他人煩擾,亦禁止任何人索取或接受酬賞,違例者可被罰款 1 萬元。有現職外判保安表示,康文署如發現有人唱歌、跳舞有所滋擾,會著他們先行勸喻,不過現時類似情況不多。
2019 年7 月 6 日,有市民發起「光復屯門公園」遊行,盼處理公園多年來的噪音滋擾問題、取締不雅,爭取各年齡層的公共空間使用權。遊行由前屯門區議員巫堃泰申請不反對通知書。據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2021 年報道,巫堃泰在 2021 年 7 月抵英申政治庇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