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六四 34 周年,曾經,香港留下多處八九民運、平反六四的象徵,中大民主女神像、港大國殤之柱、太古橋、六四紀念館,近年也逐漸「被消失」。《集誌社》以影像與文字,回顧香港人的六四記憶,這些地方,有了甚麼變化?
攝影:陳朗熹、文字:廖俊升


六四34年 維園燭光變「市集」


時代廣場曾發生「強搶民女」事件
豎立在中文大學 11 年的民主女神像,前年遭中大校方移走,這座香港的六四象徵,於 2010 年運送來港時,經歷一波三折。2010 年 5 月,為紀念六四 21 周年,由美籍華人雕塑家陳維明把他創作的民主女神像,以及「天安門大屠殺浮雕」運送至香港,但一抵港便遭海關扣查。後來,支聯會取回民主女神像,前支聯會主席司徒華、成員蔡耀昌等人,在時代廣場外展示「民女」,被食環署以未有申領牌照,違反《公眾娛樂場所條例》為由票控,警方沒收展品,拘捕支聯會常委李耀基等 13 人,陳維明亦被拒入境香港,事件引起市民抗議。


中大「民女」前年被移走
2010 年 6 月 3 日,政府將兩件民主女神像交還支聯會,並在翌日六四燭光集會上展示,當時有 15 萬人參與。當晚 11 時,中大學生會決定把雕塑運送至中大,超過 2000 名中大校友、民眾及支聯會義工,護送民主女神像抵達中大校園,一邊高呼「平反六四」口號與唱頌《自由花》。當年 6 月 6 日,香港電台節目《城市論壇》,正正在「民女」所在的廣場舉行,辯題為「六四廿一載,回顧自由風」。這個廣場後來被師生稱為「民女廣場」。
直至 2021 年 12 月 24 日清晨,中大校方將屹立校園 11 載的民主女神像移走,校方解釋指從未准許該雕像於校園展示。現時「民女廣場」上,放置了一塊告示牌,指「閉路電視運作中」。


港大國殤之柱成國安案件證物
丹麥雕塑家高志活 (Jens Galschiot)為六四事件而創作國殤之柱,於 1997 年送到香港,自 1998 年起一直豎立香港大學黃克兢樓平台,以往港大學生會每年都會洗擦國殤之柱。前年12月22日,港大移走國殤之柱,校方稱雕像日久老化,參考獨立法律意見,評估風險,衡量大學整體利益作出此決定。當時校方又稱,根據大學諮詢的法律意見,認為繼續容許該雕像於校園展示,會為大學帶來觸犯本港刑事罪行條例的法律風險。現時黃克兢樓平台國殤之柱的舊址,重鋪了地板,擺了數張櫈子。
上月,警方國安處在元朗港大嘉道理中心的貨倉,檢取涉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的證物,據悉該證物為國殤之柱。


港大太古橋記念八九民運字句消失
1989 年六四事件後,時任港大太古堂宿生會主席張銳輝,在港大太古堂外的太古橋上,漆寫「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 誓殲豺狼民主星火不滅」 二十字,以記念八九民運的抗爭者。 30 多年來,每年港大學生都會重髹太古橋標語。直至去年初,港大以「定期維修保養」為由,圍封太古橋,其後太古橋上的六四標語消失,路邊擺放多個盆裁,這是繼移走國殤之柱後,港大校方再清走校園內的六四印記。


六四紀念館舊址拉起鐵閘
曾經位於旺角的六四紀念館,擺放八九民運的歷史展品。2021 年,食環署指該場地未有公眾娛樂牌照,支聯會決定閉館,轉以網絡式形開放。前年 9 月,警方國安處人員到六四紀念館搜查,檢走部分展品,包括立於紀念館門口的紀念板。如今紀念館的館址拉起鐵閘,門外再無六四標記。


城大「民女」已被移走
城市大學的民主女神像,在 2019年被人毀壞,在 2021年,校方要求學生會將「民女」移除。到了2023年,城大的「民女」已不見影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