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六四34|維園燭光不再 台灣、日本、澳洲港人悼念六四

分享:

今年六月四日,維園燭光不再,剩下鄉情市集;銅鑼灣不少人拿著鮮花與燭光,像接力賽一樣嘗試悼念六四,但不消幾分鐘即被警方帶走。維園燭海、自由花、悼念的人。曾經都是理所當然。

在海外,日本東京、台灣台北、澳洲墨爾本都有悼念六四的燭光集會。由美國到東京出席集會,八九民運領袖周鋒鎖痛心香港已成「牆內」的一部分,希望海外港人能繼續將平反六四的聲音傳下去。

文字:特約記者陳亮均(日本)

六月四日晚上,在日本東京新宿站外,有團體舉辦六四集會,約百人參與,大部分參與者來自內地和香港。場地擺放了一幅約六米長、印有「國殤之柱」和「六四屠殺」字眼的橫額,亦放置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、零八憲章發起人劉曉波的肖象。

協辦晚會的港人 William指,在《國安法》生效以後,香港已經再沒有機會舉辦同類集會。他形容,日本相對自由,作為居於海外的香港人,既然有機會便必須負起責任,不錯過將「平反六四」的訊息傳遞開去。

香港人 William 有份協辦是次六四集會,他說作為居於海外的香港人必須負起責任,傳遞平反六四訊息。

周鋒鎖:香港是牆內了 內地學生:25年來首次公開悼六四

八九民運領袖周鋒鎖亦從美國來到東京參與集會,他提到藝術家三木等人於六四前夕被捕,形容香港已成為「牆內」的一部分,「非常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」,又指過去三十多年香港於六四點起的燭光,都為六四死難者帶來安慰,只能靠海外的港人繼續將平反六四的聲音傳下去。

八九民運領袖周鋒鎖從美國到東京參與集會。

正在日本留學的內地學生 Saya 指,在內地沒有機會參與六四集會,這次是她 25 年來人生首次公開悼念六四。Saya 指過去在內地須翻牆去看關於六四的歷史,認為能夠參與是次集會很有意義。她提到去年內地因防疫措施而引發的「白紙運動」,認為運動雖然沒有如六四般「流血」,但卻是自鄧小平改革開放後一次重大的民主運動,形容「六四」與「白紙」是內地兩代人「抗爭」的連繫。

內地學生 Saya 25 年來首次公開悼念六四,她形容「六四」與「白紙」是內地兩代人「抗爭」的連繫。

遊日港人特意出席 籲珍惜每次集會機會

同樣來到集會現場,正於東京公幹的香港人王先生,於1989年已經在香港參與百萬人遊行,其後每年都參與維園集會,「三十幾年之後,突然間唔可以再有六四紀念集會,唔單止係倒退,全世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民主運動中斷咗,無諗過一個城市可以突然倒退得咁快」。王先生指,能夠與同路人集會,支持中國和香港的民主運動,即使是身處日本,仍覺得十分有意義,要珍惜每次機會。

至於來日旅遊的港人鄧先生,現年三十多歲,數天前特意在網上搜尋有關世界各地六四集會的訊息,得知東京新宿站外將舉辦晚會,特意騰出觀光時間參與。鄧先生指,雖然集會規模與香港過往的集會相差很遠,亦較少人舉起燭光:「結果要嚟到一個唔係大中華嘅地方,先至有一個集會,但慶幸嘅係嚟到日本仲有中國人、香港人紀念六四,令大家唔會忘記。」他說在香港,即使只是舉起有標語的紙張也有機會被捕,形容是製造白色恐怖,只會令香港人積累越來越多憤怒,「有冇自由唔係你(政府)講就有」。

在台灣台北,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等公民團體在中正紀念堂舉行悼念活動,提醒「莫忘六四」。大會以「威權擴張捍民主 凝聚星火撐自由」為主題,重視中國、香港人權倒退現況,呼籲全球民主勢力結盟團結,一起抵禦極權國家侵犯人權行為。

中正紀念堂的悼念活動以「威權擴張捍民主 凝聚星火撐自由」為主題。(相片由讀者提供)

在澳洲墨爾本中國領事館外,也有由海外民運人士發起的燭光悼念集會,大約有40至50人出席,不少是移居澳洲多年的內地人。集會現場擺放了印有「國殤之柱」和「六四屠殺」字眼的橫額,以及電子蠟燭。有參與集會的香港人表示,大家覺得現時香港已無辦法再舉行燭光集會,「要堅持繼續做」,今年參與的人數也比顯較以往多。

墨爾本的燭光悼念集會現場,擺放了印有「國殤之柱」和「六四屠殺」字眼的橫額。(相片由讀者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