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器官捐贈登記數字,自去年 12 月大增,警方昨日(5日)拘捕四人,被指涉嫌不誠實取用電腦,四人被指涉輸入虛假資料,去取消登記。特首李家超今日(6日)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,近日大量異常個案出現,涉 3,000 多個從未登記、或者重複取消登記個案,當中涉及「個別無恥之徒」,不誠實製造大量取消登記的「假象」、挑撥矛盾,與「2019年黑暴」、「港版顏色革命」手法類似。
取消登記的實際數據為何?政府上月表示,去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,共有 5,785 個取消登記,其中50.2%( 2,905 個)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,屬「無效取消」。《集誌社》根據衛生署的數字分析,查看「有效取消登記」的數字,發現在去年 5 月至11 月期間,每月只有雙位數的「有效取消登記」人數,最高是八月的 44 人,但到了去年 12 月,「有效取消登記」就增至 706 人。今年首四個月,合計有 2174 人是「有效取消登記」個案。經衛生署核實,「有效取消」數字,今年 1 至 4 月介乎 257 宗至 686 人。

警方昨拘捕四男子,被指涉嫌不誠實取用電腦,四人被指涉盜用其他人資料、輸入政府官員、議員、藝人資料、粗口、已去世人士等資料,去取消登記。李家超今日出席行會前表示,有人蓄意破壞器官捐贈計劃,近日大量異常個案,涉三千多個從未登記、或者重複取消登記個案。
李家超指,害群之馬屬於社會極少數,其所用手法與「2019年黑暴」、「港版顏色革命」類似,假借理由挑撥矛盾,製造不乎現實的現象,再於網上推動、散播發酵,炮製大量假象,破壞器官捐贈計劃。「捐贈器官由市民自願作決定,亦都可以按意願取消,但有人弄虛作假,以破壞為目的,製造大量退出計劃的假象,我哋必須譴責呢啲無恥嘅行為。」
上月 22 日,政府發新聞稿表示,器官捐增取消登記的數字有「不尋常情況」,去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,共有 5,785 個取消登記,其中逾半( 2,905 個)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,或重複取消的「無效取消」申請,二月份單月「無效取消登」記比率更高達74%。
《集誌社》記者在四月引用《公開資料守則》,向衛生署索取過去三年,每個月器官捐贈「取消登記」的資料。衛生署回覆,2022年5月或之後,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系統經優化,從該月起,衛生署實核過取消登記為「有效」。記者根據衛生署提供的「有效取消登記」數字分析,2022年5月至 11 月,每個月的「有效取消登記」人數只有雙位數,期間最高為 8 月,有44人;最低為5月,有14人。
去年12月,香港女嬰芷希接受內地捐贈的心臟,完成換心手術,港府與內地探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。有關消息傳出後,網上開始討論,應否取消器官捐贈登記。去年 12 月的「有效取消登記」人數急增,由 11 月的 38 人,增至 706 人。而今年 1 月至 4 月,分別有 686 人、257 人、 546 人,及685 人取消登記。這些取消登記,皆為衛生署核實過的有效登記。 若按季度比較,今年首季,即一至三月,共有 1489 宗 「有效取消登記」,較去年第四季的 775宗,按季增加 92%。
李家超今日表示,器官捐贈登記冊自 2008 年設立以來,登記人數一直持續增加,14 年間增加約七倍,由 2009 年的 45,000 多人,增至現在超過 357,000 多人,反映市民支持捐贈器官、拯救生命的崇高精神。政府亦會同內地繼續探討,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,目的亦是拯救生命,在這機制下,必須首先分配予香港有需要的病人,只是在港找不到適合的病人接受器官移植、不想令難得的活生生器官被浪費,才會提供予內地,分配給合適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