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處賈炳達道的崇麟鞋業自 1967 年開業,最初由店主 Tella 的父親「頂手」,由鐵皮搭建的兩層靠牆攤檔做起。生意高峰時有三間店舖,養活連同 Tella 在內的 8 個兄弟姊妹。不過,這個令Tella 充滿回憶的地方,或將隨重建而消失。
Tella 憶述,未拆卸前的九龍城寨就在鞋店對面。她的父親是潮洲人,由靠牆、用鐵皮搭建的攤檔做起,先售賣家品雜貨、慢慢轉為出售傳統款式的鞋履,一直經營至今。Tella 高中畢業後接手家業,她一直在訪問中強調,自己不擅長做生意和計數,但身為長女要肩負照顧弟妹重擔,她終不負所託、靠家業所賺的錢供養弟妹進修。
Tella 在九龍城長大,見證九龍城和時代的變遷,現時鞋店仍以做街坊生意為主,現時主力售賣學童的返學鞋、室內拖鞋,也有傳統款式的魚網拖。她坦言生意愈來愈難做。
市建局公布的發展計劃提到會保留九龍城特色店舖,現時仍未知悉哪些店舖可獲保留,Tella 擔心鞋店不被視作特色店舖而無法留下。她說,這些價錢相對可負擔的傳統鞋店,都在舊區做街坊生意,但隨著重建已買少見少,認為重建亦應讓街坊小店留下,「要讓基層需要的東西得以經營。」
攝影:Nasha Chan、文字:陳萃屏

崇麟鞋業自 1967 年開業,由鐵皮搭建的兩層靠牆攤檔做起,售賣國貨家品,慢慢轉為出售傳統鞋履。


時代變遷,鞋店仍主力做街坊生意,售賣學童的返學鞋、室內拖鞋以至魚網拖。



重建計劃提到會保留特色店舖,Tella 擔心鞋店不被視作特色店而無法留下,她說街坊小店買少見少,認為重建應「讓基層需要的東西得以經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