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坑西邨民興樓,掛起「大昌眼鏡」的巨型眼鏡招牌,旁邊是黃底紅字的「麗宮髮型屋」招牌。有六個小商戶,藏身於這條老邨之中。
民興樓二樓,開業逾半世紀的麗宮髮型屋,門外兩盞紅白綠旋轉燈,照亮冷清走廊。八旬老闆黃師傅如常開店,跟街坊談笑風生,一店舊式裝潢,如進時光隧道。走到樓下,傳出優美琴聲,鄰里琴行老闆 Karen ,在與街坊學生彈鋼琴。
重建迫近,小店也被捲入巨輪,須於年底遷出,且不獲補償。黃師傅盼能延長租期至明年三月,跟街坊過農曆年,好好道別。
攝影:陳朗熹、文字:廖俊升

麗宮髮型屋老闆黃師傅染了一頭黑髮,在店來走來走去,為客人電髮,看不出他今年已 80 歲。重建迫近,他也決定順勢退休。

黃師傅替客人電髮,也跟客人鬥嘴,聊個不停。他說,客情比技術重。

黃師傅出身上海理髮店,店內有剃刀等剪髮工具。他說,結業後會把工具扔棄,僅留著店內的舊照片和圖畫。

大坑西邨的商戶,須在今年底遷出,黃師傅希望能延至明年三月,跟街坊過農曆年。「最後一次黎幫襯你、走啦,所謂一個美滿嘅旅程完結,哈哈。」

黃師傅仍用手寫入帳,現時一天做大約十多客人。

黃師傅一邊工作,一邊吱吱的說話,客人牢騷,嫌黃師傅話太多。黃師傅笑說:「你唔講嘢個肺唔夠力㗎!」

位於民興樓地下的鄰里琴行,開業二十載,主要是做附近街坊的生意。老闆 Karen 說,無奈重建迫近,要到別處重新適應。

大坑西邨重建,商戶將不獲任何補償。Karen 說,琴行具隔音設備,亦要搬鋼琴,搬遷費用高昂,希望能獲得搬遷津貼。

幾間小店,成為大坑西邨居民之間的連結點。離別在即,Karen 希望能在附近覓得新址,繼續教導鋼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