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圖輯|鯨魚離開了,卻未能回歸大海⋯⋯

分享:

漁護署一連兩日展開「埋鯨」工作,身長逾八米,估計未成年的雄性鯨魚,上月 31日背負新傷,浮屍西貢海面。鯨魚的解剖工作已完成,昨天和今日,漁護署工作人員,在西貢西壩挖土「埋鯨」。剷泥車今日開始挖土,工作人員將鯨魚的軀體,用鐵鋸、鐵剷等工具處理,暫時埋進黃土。漁護署較早前曾表示,待鯨魚屍體自然腐化後,會再運至海洋公園作研究用途,並希望將鯨魚屍體製成標本,作保育教育的用途。

身長逾八米,估計未成年的雄性鯨魚,上月 13 日被發現於西貢海域出沒,其後有大量船隻出海「圍鯨」觀賞,之後鯨魚曾消失了一段時間。至上月 21日,再有觀鯨人士發現鯨蹤。應對鯨魚出沒,政府一直未有設立「禁船區」,只是派出政府部門船隻巡邏,呼籲船家不要到這些地方。

到了 7月 31日,鯨魚被發現浮屍於大海,海洋公園在解剖後曾表示,鯨魚背部中間位置,有較大面積新傷口,初步認為是近期由硬物造成,大機會是船隻或其螺旋槳所致,但確實死因仍有待解剖和化驗。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鯨魚死亡後,曾解釋禁船區的法例程序,是要數以月計,他當時說:「鯨魚係會游水會走,唔同地方出現,咁你嗰禁船區點樣禁法呢?」

攝影:梁文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