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外部勢力|鄧炳強拍片指 由03七一至19年反修例運動皆涉外部勢力

分享:

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(2日)在社交媒體發放「國家安全」系列影片,談及「外部勢力」。2003年7.1遊行、2012年反國教運動、2014年佔中運動、2016年旺角騷亂、2019年反修例運動等事件,都有被鄧炳強在影片中提及。鄧炳強指,上述事件都有「外部勢力」存在,透過本地代理人煽動民眾,危害國家安全。他指,外部勢力想利用香港危害國家安全,非一朝一夕,在回歸前已處心積累,「所以喺過去20幾年,香港先會出現咗咁多次國家安全事件」。不過,在整個片段中,他並未有明確指出,上述事件究竟是涉及那一個外部勢力。

2003年7.1,逾 50 萬人上街,反對《基本法》 23條立法。

20年後,鄧炳強在片段中,這樣論述當年的情況,他說:「當時外部勢力,已在香港培植了一些本土反對派,專門搞大型反政府遊行,當年的反 23 條遊行,就是他們的試點」。鄧炳強在片段中續稱,他們發現,只要製造到社會議題及矛盾,就有機會號召很多人出來,令政府難以施政,將一些正確的事、歪曲成錯,令政府舉步為艱。

2012年,政府計劃推行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,學民思潮、國教家長關注組等組織認為,科目著重民族主義情感灌輸、由教育局資助出版的《中國模式》教學手冊內容偏頗,沒提及八九民運等,側重中共建國後的崛起及成就,批評科目有「洗腦」成分,發起連串反國教社會運動,包括在政總集會。政府後來擱置有關課程指引,但不撤回科目。

鄧炳強在影片中,這樣解讀反國教事件,他說,在2012年,政府見年輕人思想被激化,想推行國民教育,「外部勢力,繼續重施故技」,找出一些代理人,帶頭抺黑政策,遊行外更包圍政府總部。

2014年政改,人大「8.31決定」在特首選舉方案上,否決公民提名,提名委員會人數跟過去的1200人選委會人數、產生辦法相同。8.31決定引發「佔中運動」,示威者佔領金鐘、銅鑼灣、旺角等道路抗議,爭取民主成分更高的「真普選」。

對於佔中事件,鄧炳強在影片中這樣表述,他指,2014年,政府想根據《基本法》推行政改,「他們的本地代理人又出來反對,繼而發生了長達 79日的非法佔中事件」堵塞多條主要幹道,嚴重影響香港經濟,「這次行動,雖以失敗告終,但有人開始渲染,和平上街對抗政府無效,要做到嘢,就要加入暴力元素,於是發生 2016年的旺角暴動」。 他續稱,開始是政府處理無牌熟食小販的問題,但那些外部勢力代理人,利用這機會進行反政府暴力行動,用磚頭擲警,令也們受傷入院。這次後激化了反對派和外部勢力,煽動市民使用暴力。

翻查資料,2016年年初一,有本土派和社運人士,在小販擺賣問題上,跟警方等發生衝突。本民前之後宣布在旺角舉行「選舉遊行」,其後發生警民暴力衝突。有人向警方掟物,警方以武力驅散。有示威者向倒地警員投擲雜物,警員曾向天開槍。

2019年,政府推動《逃犯條例修訂草案》,引起市民「送中」的憂慮,觸發多場反修例示威。期間發生激烈警民衝突,及警暴等問題,整場「反修例運動」有逾萬人被捕。

關於「反修例運動」有鄧炳強在影片中這樣形容,到了 2019年,「黑暴」全面爆發,「那些代理人,以反送中之名,抺黑逃犯條例,再通過發放假新聞、假消息,及鼓吹暴力的手段,煽動市民上街。外部勢力,更利用他們的媒體,作出不實及偏頗的報道,助長港獨聲勢,將香港一步步推向顏色革命的方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