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下午,我剛完成拍攝暴雨過後,黃大仙港鐵站的情況,看到石澳因山泥傾瀉,村民需要疏散的消息,馬上想辦法前赴採訪。來到石澳道大潭峽,見到警員已封鎖車路,車輛不能再前行。我立即下車,沿石澳道的車路,徒步前行。
攝影、文字:梁文熙

世紀暴雨過後,天陰潮濕,我走了約 20 分鐘,就見到第一個發生山泥傾瀉的位置,我看到道路出現大範圍的地陷,當時感覺是有點「震驚」,前路大霧,我見到不少工作人員,正在搶修路面,當時我感到路陷情況很「誇張、震驚」,再往前行時,我其實也有點擔心,土地會否再下陷。
霧雨中,我再前行約 40 分鐘,見到第二個山泥傾瀉的位置,趕忙拍攝記錄,並繼續向石澳村前進。再步行了約 20 分鐘,又看到有警車停泊,封了前行的道路,不讓村民駕車出外。
我再前行一段路,見到對岸的紅山半島,有房屋懷疑出現山泥傾瀉,地基外露。我快快拍攝,記錄下當時所見,再趕路前行。路途上,我見到一條山澗,流水有如瀑布,道路滿是泥濘。再前行約 20 分鐘,我見到一位村民,駕車想外出,但被警察截停,需要折返。

這位村民,成為我採訪的「救星」。我上前跟他溝通了一會,他願意車我和另一位傳媒「行家」到石澳後灘。我終於趕及採訪到最後一批市民撤離的情況。最後一批村民已上船離開,約五分鐘後,保安局長鄧炳強坐水警的船離開。
採訪過後,我跟消防員談天,原來他們已由早上九時工作至至傍晚六時半,但仍在當值,未能離開,因消防員要顧及,或有居民要再乘船離開這裏。
今次採訪拍攝,較難忘一幕,是見到有村民為消防員打氣。當時,消防完成了協助最後一批村民撤離,他們回到岸上,經過一個看似露天酒吧的地方,這裏聚集了一群外國人和本地有村民,他們為消防員拍手打氣,慶祝消防員完成一天的工作。
入夜,我正不知可如何離開,幸好有電子傳媒的「行家」守望相助,讓我一起坐他們準備好的船隻離開,「如果坐唔到佢哋隻船,可能出唔到去,真係要係石澳瞓返一晚」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