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施政報告2023|唯一的示威 社民連五子:沒有民主 哪有民生

分享:

生仔派兩萬、印花稅減辣、投資股市$3000萬可成新香港人⋯⋯。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( 25日)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,主題為「拼經濟謀發展、惠民生添幸福」。面對樓市低迷,他提出額外印花稅(SSD)適用年期由三年減至兩年,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實施「先免後徵」,取消原來「先徵後退」安排。香港現有 22萬人居於劏房,李家超提出成立工作組,用十個月時間,研究如何解決有關問題,包括取締劣質劏房。為鼓勵生育,他提出了今日有嬰兒出世的家庭,即日起可獲發放兩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,排公屋亦可縮減一年輪候時間等11招「催生」。另一方面,他表示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、明年底前,完成《基本法》23條立法。
記者:廖俊升、陳萃屏、何珮瑚
攝影:CCW、HLK、梁文熙

社民連主席陳寶瑩、副主席周嘉發、成員黃浩銘等一行五人,今早到政總請願。他們拉起橫額,寫上「沒有民主 哪有民生」、「拼本地經濟 謀普選發展」、「公民監察政府 社會才有幸福」,向政府派員遞交請願信。

社民連表示,今天李家超公布施政報告,本月同時也展開區議會選舉提名期,鬧出「尋人荒誕劇」,不少參選人找不到「由政府欽點、名不見經傳卻手操提名生殺大權」的三會委員,質疑連地區諮詢機構容不下異議聲音,「政府只剩下收買人心一個選項。」社民連表示,沒有民意授權、權力制衡、偏聽公眾諮詢的政府,政策只能向「主子」和權貴傾斜。

指政府將民間批評「抹黑」為「軟對抗」

社民連表示,北部都會區未有詳細計劃和討論,政府已撥出一千億元推行區內基建等項目;交椅洲人工島連部份建制人士也提出質疑,政府卻一意孤行,兩項目共耗兩萬億元,「政府花大錢,對港人的利益有多大?」社民連指出,報告下半部標題「惠民生添幸福」未見踪影,政府將民間對政策的批評「抹黑」為「軟對抗」。

社民連認為,鞏固公民權利,市民福祉才有保障,並提出六項要求,包括:立即實行雙普選,取消政治篩選;落實《基本法》第 26 及 27 條;保障公民權利;釋放政治犯;反對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項目,應以《收回土地條例》大規模收回閒置多年的土地,興建公屋;立即實行全民退保,撥款 1000 億作種子基金,增撥資源在長者住屋、安老、醫療和社會服務;反對輸入廉價外勞,應為標準工時立法,改善工人工資及工作條件,恢復僱員集體談判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