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書展 2023|在書展尋「下架書」 參展商:不論甚麼作者,都盡量出書

分享:

一連七日的香港書展今日(19日)開始,在會展舉行。在公共圖書下架潮下,有參展商仍有出售「下架書」作者的作品,表示「沒理由我自己收窄得這麼厲害,盡量在合法、合情、合理,不論是甚麼作者,都盡量出書。」

攝影:劉貳龍

公共圖書館早前下架的書籍,作者包括已故前支聯會主席司徒華、傳媒人區家麟、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、漫畫家尊子、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等。

《集誌社》記者按部分下架書籍清單,到書展不同展區「尋覓」,發現部分下架書籍,在書展仍可買到。吳靄儀所著的《拱心石下—從政十八年》是下架書之一,曾在公共圖書館有份合辦的香港書獎中得獎,現已不在圖書館架上。出版此書的牛津大學出版社,在書展仍有售賣這本書。

有部分下架書籍在書展未有售。由已故前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所著《大江東去:司徒華回憶錄》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,職員表示,這本書較早前銷量佳,現時已沒有存貨;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何俊仁的著作《謙卑的奮鬥》,職員表示書展沒有售賣,但可於網上購買;至於由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的戴耀庭的著作《法治心:超越法律條文與制度的價值》,記者在教圖的展區未見這本書。

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,仍可找到學者馬嶽、蔡子強有關選舉制度的著作。在三中商的展區,有出售由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佘雲楚等人合著的《醫學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》,及其增訂版。這本書的電子書,在去年五月已被圖書館下架。

參展商藍藍的天負責人伍自禎,引述特首李家超早前回應,稱在公共圖書館下架圖書,可在書店購入,「我們的書現時在書店仍有售賣,即是沒有問題,我們在這裏賣都沒有問題。」他說,不知道公共圖書館的下架準則為何,「區家麟幾本是旅遊書,我不明白為何要下架,這書出版了16、17 年,多年來在各大書店賣一大批,賣了這麼多年要下架,我不能理解。」

他坦言,近年出版新書大家都面對困難,「一定很直接要面對《國安法》,一些不是很直接或很敏感的書都有需要深思熟慮,除考慮題材,還要考慮內容有沒有抵觸法例,也要細嚼文字。」

他說,大部分出版商都不想違法,但在有時有些灰色地帶,不知道算不算違法,令很多出版商將紅線定得很窄。不過,伍自禎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拓闊言論空間:「言論空間雖然今時今日有個範圍,但只是大家將這空間收到很窄,調轉看是自行收窄了空間。」他續說,自問自己的書沒抵觸法律,是在言論空間範圍內,「沒理由我自己收窄得這麼厲害,盡量在合法、合情、合理,不論是甚麼作者,都盡量出書。」

資深傳媒人區家麟今年未有新作品,不過他照到出版社藍藍的天攤位,為其三本作品簽書。區家麟的書籍,早前被公共圖書館下架,區家麟表示,對他來說影響不大,下架後書籍仍可售賣,但對於不買書、經濟能力較低的普通市民而言,公共圖書館將書籍下架,是阻礙了信息流通,造成知識流通的貧富不均。

藍藍的天為區家麟出版的三本作品均是遊記,「這些書籍由頭揭到尾,都找不到危害任何東西的字眼」,他期望康文署讀畢所有內容,會將本來在館內架上的作品重新上架,反之則應將問題公告天下,「講清楚是哪一個字、哪一句出現問題。」

不過,他認為沒法評估風險,「因為條線很虛無,要接受到在現今香港出版是一件高風險的事,印刷廠、出版社以至作者都要承擔風險。」

區再強調,他兩本作品《潮池》及《他他巴》是十多年前的遊記,很符合今年書展「兒童及青少年文學」的主題,「(書籍)談旅行及開拓視野,這是放諸四海皆準,不論甚麼時空都沒有問題。如果認為我這兩本書有問題,香港是很有問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