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歲拔萃男生曾憲哲,失蹤第八日(10月 11日),下午在沙田老鼠田坑一帶的山野被消防尋回。憲哲媽媽Amy 今(12日)凌晨在社交媒體表示,這八日來,憲哲完全沒有進食,喝溪水求生,暴雨下全身濕透,為免生病所以脫下衣服,躲在草叢避雨。
今次成功尋回憲哲,除了官方動員,民間搜救隊連日來也摸黑、冒八號風球登山涉協助尋人。參與志願搜索的香港守望者服務團創辦人Anson 接受《集誌社》訪問時表示,他們在憲哲失蹤消息傳出當晚已出動,成員中有憲哲的學兄,知道憲哲愛行山、愛聽溪水聲,所以及後集中在溪澗範圍搜尋。

憲哲媽媽Amy 透露,憲哲迷路被困林中八天,憑驚人意志力和喝溪水求生。(Amy FB 圖片)
憲哲媽媽Amy 今日凌晨在社交媒體表示,「感謝警方、消防、攀山拯救隊、民安隊和政府飛行服務隊,自10月4日至11日堅持不懈地搜索。也感謝拔萃舊生和家長、CVST郊野義務搜索隊、親友和各個義務民間搜索隊的幫忙。」她重申,深感香港人的友愛和溫暖。
Amy 透露,憲哲迷路被困林中八天,憑驚人意志力和喝溪水求生。憲哲被發現時,身上沒穿衣物,由消防員給他穿上長袖上衣。Amy解釋,因九號風球和黑色暴雨,憲哲全身濕透,知道繼續穿衣會生病,決定脫下衣服,盡量躲在草叢中避風雨。她又指,兒子八天完全沒有進食仍然在生,「這是神蹟」。她指兒子身體精神狀況大致良好,沒有生命危險,現留院觀察。東區醫院發言人表示,憲哲目前情況穩定。

Anson表示,隊員都是義務性質,多有正職在身,都是在放工後,於晚上開始搜索行動。(圖片由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提供)
憲哲媽媽感謝民間搜救隊,前年成立的香港守望者服務團,是其中之一。創辦人Anson向《集誌社》表示,10月 5日 在社交媒體得悉憲哲家人尋人,晚上即派出「先遣人員」,在沙田尋人,其後的晚上,也派出隊員和搜索犬登山搜尋。
Anson表示,隊員都是義務性質,多有正職在身,都是在放工後,於晚上開始搜索行動。他認為,民間搜救隊優點是較靈活,可爭分奪秒,較官方更早啟動搜索,而在入黑,紀律部隊或會暫時收隊,他們剛好有時間出動,可作互補。
消防處昨表示,他們的搜索範圍有十平方公里。香港守望者服務團Anson表示,他們今次的搜索的範圍由梅子林、馬鞍山村,至飛鵝山,「最初係估計佢最後出現地點近恒生大學,計返兩個半小時的路程,係地圖畫個圈,得出呢個範圍」。

(圖片由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提供)
他指,每次出發,約四至六人,最多人的兩天,每次約九人,核心的前線成員,有前民安隊、前義勇軍、聖約翰救傷隊、醫療輔助隊成員,每個月也會接受定期的搜索訓練,「唔會冇子彈就上陣」。
這幾天的搜索行動,多數是晚上集合出發,清晨五、六時收隊返工,在八號風球期間,他們也照樣出動,「我地都會留意住局部地區天氣情況,因應能力去做,今次個風,係晚上唔係太大雨,後來掛九號,我地有一段時間,冇乜進展,都落返山,成身都濕晒」。

民間搜索犬,也有出動。(圖片由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提供)
Anson表示,今次的搜索,因團隊中有成員是憲哲的學兄,知道憲哲喜愛行山,愛聽溪水聲,所以在較後的日子,集中在溪邊搜尋,也有想像,憲哲要找棲息地方,所以準備入礦洞搜尋。
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成立兩年,有五次成功尋人的經驗,尋人的地方,在山野,也在城市,包括曾在沙田的巴士廠,找回一位搭巴士不懂落車的唐氏綜合症患者,也曾協助尋找患腦退化而失聯的長者,他笑說:「我哋應該可以做關愛隊」。

(圖片由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提供)
本身是前義勇軍的Anson說,自己讀幼稚園時,曾有一次在一樓墮下,跌入機房暈倒,幸得一位保安員發現送院,救回一命,自此萌生助人、尋人的念頭。Anson期望,日後能跟負責搜索的部門,有更多正規的溝通,交流資訊,在爭分奪秒的搜索行動中互補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