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歲拔萃男生曾憲哲(Matthew)失蹤第八日(10 月 11 日)被尋回,消防處、警方、民安隊、政府飛行服務隊今日(13日)召開記者會講解搜索過程。消防處證實,連日搜索,早前確曾經過最後發現Matthew的位置,但因山上的灌木叢、長草環境,即使同一位置,也需反覆搜索,才能看清。警方表示,經調查後,暫看不到Matthew有跟任何人一起,相信這是一宗失蹤人士案件。對於坊間就這案件有不少傳言,警方指,「如果大家一路係網上太多揣測,有可能會對佢有更大傷害,呢個係大家都唔希望。」

Matthew10月 4 日失蹤,至 11 日下午約兩時許,消防員在沙田大輋陂近老鼠田坑,離主路徑 100 米,近水源的位置尋回。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張天瑜表示,找到Matthew的位置,之前曾有搜索過,但山上的環境,如果在一些灌木叢、或一些較長的草,「如果佢瞓咗係度,我行過,我都未必會見到佢,除非我完全撥開晒嗰一帶植物,先可確定嗰啲地方係冇人」。她說,很多時,有些路線要重覆的行,或從不同方向再行,以不同視覺搜索。她補充,在搜索的第一天,已有人行過有關位置,包括民安隊的同事,至發現Matthew當日( 11日 )的上午,消防也有派同事行過有關位置。警務處港島總區總督察(行動)林欣宜表示,搜救人員放無人機時,曾放播音樂。她解釋,了解到Matthew對某些音樂非常喜歡,「有一個信念,如佢仍努力生存,希望佢唔好放棄,提醒佢有佢喜歡做的事情」,為加大他的生存機會,所以有此安排。

林欣宜表示,曾跟Matthew了解,有看過他手機、社交平台,希望了解他失蹤原因,並無看到有不尋常地方。她指,經過調查,暫看不到他有跟任何人一起,相信這是一宗失蹤人士案件,最重要是他盡快康復。
被問及關於此案件,坊間有不少傳言,林欣宜指,理解市民對這件案件關注,「依家已揾到佢,呢刻最重要係佢身體,同佢盡快回復返正常生活。如果大家一路係網上太多揣測,有可能會對佢有更大傷害,呢個係大家都唔希望。」
消防曾表示,以航拍機拍攝了一萬張照片,再輔以人工智能分析。消防及救護學院助理院長李巍強調,投入科技,不代表可代替地檢搜索。他解釋,如AI判斷找不到一個人,也不代表該人不存在。例如拍到的照片,如目標是被樹或長草遮擋,就未必有足夠資料讓AI或人眼做判斷。

李巍表示,使用有關技術時,要知道每張相的像素,代表的真正範圍有多大,否則容易出錯。例如會要求無人機保持 50 米高空拍攝,加上知道相片像素,才能配合使用人工智能。李巍又提醒,坊間許多熱心人士,使用無人機協助搜索,但空域安全,是飛行服務隊的一大隱憂,呼籲各位小心航道安全。
他又指,另一科技,手提電話定位儀,暫時還在試用階段,有兩宗失蹤人士個案,因有電話,也能打通,消防透過手提電話定位儀,成功找到兩人。「有呢啲科技幫助,更啱天時地利人和」,在一日內找到他們。但他補充,找到兩人時,都已離世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