捍衛粵語組織「港語學」周一(28日)宣布「執笠」,事緣數年前獲區議會撥款徵文比賽的一篇小說,近日被警指涉違《國安法》要求下架。民政事務總署周二(29日)回覆《集誌社》查詢證實,中西區民政事務處認為,文章「或影響社區和諧」,獲律政司意見指文章「可能構成刑事罪行」,按程序向警方舉報。署方又指,「港語學」有兩項活動或涉及刑事罪行。《集誌社》追問,兩宗被指涉及刑事罪行活動的詳情,民政總署回覆指,案件已交警方處理,沒有補充。

「港語學」主席陳樂行前日(28日)透露,國安處人員在 8 月 22 日到其舊居、向家人住所搜查和問話,為保障家人和其成員安全,已將文章下架、啟動「港語學」解散程序。陳樂行引述國安警指,因中西區民政處聯絡不果,故採取行動。
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指, 2020年,中西區區議會撥兩萬元,資助港語學的「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計劃」;同年底,中西區民政處去信「港語學」指,部分文章涉「粗言穢語、有爭議性、令人誤會不安、或影響社區和諧」,有違計劃「促進社會和諧及相互尊重」的原意,要求跟進糾正。
民政處指 「港語學」其後作出少量修改,並指不同意處方看法。民政處在 21年 2月,去信「港語學」表明若在3月仍未作適當修訂,將不會發還活動開支,及後一直沒有收到「港語學」的再修訂版。
民政事務總署續稱,考慮到事件膠着,就處理撥款諮詢律政司意見。律政司指,文章可能構成刑事罪行,「民政處按程序向警方作出舉報」。警方較早前回覆查詢時指,採取任何行動,會按實際情況,依法處理。
翻查資料,涉事的小說名為《我們的時代》,以 2050 年的香港為背景,故事的主角回憶 2025 年時,政府壓制宗教自由,回教小孩要讀中文可蘭經,以「人與極權嘅抗爭,係記憶與遺忘嘅抗爭」作結。陳樂行日前向《集誌社》表示,該小說沒有提到社會運動或者中國政府,沒必要提升至國安法層次。「我哋只係做下廣東話文學都俾人搞」,對此感傷心。
此外,港語學指被民政事務處拖欠實報實銷活動開支達 30 多萬,民政事務總署回應表示「絕無拖欠」,指「港語學」在八個區有16 個撥款申請獲批 ,有兩項活動(包括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計劃)或涉及刑事罪行,已向警舉報。該兩活動涉及約 17 萬撥款,在事件未查清前,不能發還有關活動的開支。另外六項活動,因沒按計劃進行,或未有提交活動報告和相關資料,涉及約 34.6萬元。
相關報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