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聚焦|夏寶龍訪港盤點 三訪司法界    地產商無影 自由黨不獲安排發言

分享:

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周三至本周二 (4月13日至18日) 訪港考察六日,《集誌社》整理夏寶龍六日行程、30 多場活動,從考察主題、會面對象等,與 12 年前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作比對。他的見與不見,傳遞了甚麼訊息?

值得留意的是,夏寶龍三度與司法界人士會見,包括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及各級法院領導;教育、創科發展也是考察重點,相關活動最少有五場。至於與商界的會面只有一場,與本地及外國商會座談,當中卻沒有地產建設商會代表;與王光亞訪港時有地產商出席午宴坐主家席、甚至陪同個別考察活動大相逕庭。

《集誌社》整理夏寶龍 30 多場活動,與 12 年前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作比對。

觀察:

1. 唯一公開講話強調國安風險   未有公開與市民互動

夏寶龍今次訪港,是事隔 12 年再有在任港澳辦主任來港考察。2011 年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來港考察三日,較多公開行程,包括出席青年座談會談到「上山下鄉」經歷;最後一日到天水圍街市與商販交流、「食蛋撻」,展現親民作風,又到天水圍公屋參觀,離開前也有舉行記者會、向傳媒總結考察。

比較之下,今次夏寶龍唯一公開講話,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致辭,以「築牢國家安全防線」為主題,指 2019 年修例風波是「懸在頭上時時敲響的警鐘」,支持特區政府就基本法 23 條立法。夏其餘的「落區」行程都未有與市民公開互動,只曾與個別地區人士「飲早茶」、到訪地區醫療和安老服務中心。

2. 僅一場商界會面    獨地產建設商會無影

夏的行程今次涵蓋司法、法律、教育、創科、土地發展等範疇,與商界代表的會面只有一場,與本地和外國商會約 30 多人座談,包括中華總商會、中華廠商聯合會、工業總會、德國商會、印尼商會等,都獲邀出席,但地產建設商會無份。與 2011 年王光亞訪港比較,當年午餐會主家席上嘉賓包括新世界鄭裕彤和恒基地產李兆基,而新鴻基郭氏兄弟也曾陪同王參觀旗下的天際 100。

地建會主席梁志堅在夏離港當日,與傳媒飯聚時回應商會未獲邀指「唔緊要」,沒有失望,又指個別成員在不同場合、以不同身分與夏見面。他又指政府應「撤辣」,批評住宅稅辣招「阻住地球轉」。李家超則回應指夏寶龍行程緊密,每次考察都有行程、人數等考慮,又指現行針對樓市措施經評估後仍適用。

在土地、房屋發展問題上,今次除了考察新界北部都會區外,曾在 2021 年提出香港要在 2049 年「告別劏房」的夏寶龍,未有訪問基層住屋、以至特區政府新推出的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項目。

3.籲立法會成「良性民主平台」 自由黨不獲安排發言

夏寶龍今次所有座談皆屬閉門進行,外界和公眾只能透過與會者轉述講話內容。今次是首次有中央領導人到立法會考察,各主要政黨包括民建聯、工聯會、經民聯、新民黨的議員,及建制派召集人廖長江獲指定發言,自由黨卻未獲安排,實政圓桌田北辰則舉手獲發言機會。 

立法會議員陳勇在會後轉述夏的講話,提到「由愛國者組成的立法會,要成為良性民主平台」,強調議員要維護特區政府威信,行使監督權時不能「為博眼球而學反對派」。王光亞當年訪港、出席香港社會各界午餐會時,部分民主派議員包括公民黨梁家傑、余若薇、民主黨劉慧卿、李永達等人獲邀出席。今時今日,上述政黨已「絕跡」立法會。

夏寶龍是首位到立法會考察的中央領導人 (政府新聞網片段截圖) 。

夏寶龍離港前也未有公開發言,行政長官李家超總結夏寶龍考察時表示,夏提醒港人不能忘記 2019 年的「黑暴」所帶給香港的傷,社會仍僭伏很多風險,政府會嚴厲打擊危害國安行為,目標是今年內或最遲明年完成《基本法》第 23 條立法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