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反對水泥廠!」「不要垃圾處理廠!」示威者拉起橫額、拿著大聲公高呼口號,「久違」的遊行示威場面,今日(3月26日)重現。不同的是,每名遊行人士,都要按警方要求,戴上印有獨立編號的掛頸咭牌、遊行人士也拉起封鎖線「自我圍封」,維持秩序。
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早上發起遊行,反對在將軍澳132區填海和建海上垃圾收集站等設施。這是自去年 12月 29日撤銷限聚令後,首個獲批、有反對政府政策訴求的遊行。遊行主辦者批評掛卡的要求嚴厲,警方有提醒遊行時不要有政治性、煽動性言論、敏感顏色,例如不要穿全黑、黃雨褸等。

這個遊行及集會的主辦組織為將軍澳都會駅業主委員會,主辦單位預計参加人數為約 100人。起步時,約有近 50人参與。遊行人士先在調景嶺體育館外公園集合,再遊行至將軍澳南梯台集會。有便衣警員在場拍攝。遊行受《 禁止蒙面規例》限制,有遊行人士要將口罩拉下。他們又要拉起封鎖線,將遊行人士跟路人和採訪的記者分隔。主辦者嗌咪時直指,今次遊行很多框框,似枷鎖綁住大家,大家都介意、不喜歡,但仍想表達意見。
主辦者:市民對警方的執法、政府信任未恢復
示威者高呼:「我要清新空氣」、「還我健康生活」、「反對將軍澳再填海」、「不要水泥廠」等口號。遊行的其中一位申請者陳展浚批評,掛卡的要求嚴厲,為表達居民訴求,無奈接受,認為香港社會有能力舉行和平遊行,不需過多限制。

事前讓警方看文宣、通告
遊行主辦者之一陳展浚批評,掛卡的要求嚴厲。他表示,今日的遊行約有 80人参與,人數不太理想,估計跟警方的措施有關,也或許市民對警方的執法,及對政府的信任,仍未恢復。他又透露,警方有提醒遊行時不要有政治性、煽動性言論、敏感顏色,例如不要穿全黑。他希望警方日後能放寛限制措施。遊行的文宣、屋苑發出的通告等,事前也有跟警方溝通,警方有看過。
警方在有關遊行的不反對通知書指,根據過往經驗,不法分子有可能會混入擾亂公共秩序,或作出違法暴力行為,要求「所有參加者均佩戴由糾察員派發、印有獨立編號並容易識別的掛頸咭牌」。

反對建海上垃圾收集站等六項厭惡性設施
遊行也受《 禁止蒙面規例》規管,参加者「不可使用任何相當可能阻止識別身分的蒙面物品」。 警方又指,在遊行或集會時,若出現任何在「反對政府計劃在將軍澳132區填海和興建厭惡性設施」以外的議題,均不屬不反對通知書所涵蓋,有可能干犯組織或參與未經批准集結。
遊行人士反對在將軍澳 132 區填海和建海上垃圾收集站等六項厭惡性設施。根據發展局今年一月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,政府建議在將軍澳 132 區對出,以填海和削坡等方法,造地 25公頃,建設四個有特定地域要求的公共設施。政府計劃在該處興建的項目,包括海上垃圾收集站、廢物轉運站、公眾填料轉運設施、混凝土配料廠、電力設施等。

女工會三月遊行「取消」
這是今年以來,首個提出反對政府政策,並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的遊行集會。警方資料顯示,今年 1 至 3 月,共有 32 個遊行及集會活動,獲批不反對通知書,主要是步行籌款活動,當中有三月初至今日(26日)佔 24 個。值得一提是,三月初,婦女勞工協會(女工會)曾獲批不反對通知書,原訂在 3月5日遊行,爭取照顧者津貼等婦女權益。但警方其後指主辦單位「平衡各方利弊」後,決定不如期舉行集會及遊行。警方當時指,有「暴力團伙」表示會響應有關活動,其後,社民連發聲明,披露四名成員遭國安警問話,警告他們不得參與遊行,若堅持出席將被拘捕。

今日五遊行四個為籌款活動
而今日 (26日)有五個遊行、集會獲發不反對通知書,包括沙田崇真學校、嘉諾撒聖心學校家長教師會、愛德循環運動、養和醫院等四個機構,在沙田、觀塘、港島區舉行的步行籌款。上述的不反對通知書當中,都要求主辦組織須確保遊行符合香港法例,包括香港國安法,及不會構成不利國家安全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