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圖書館近月將多本政治學者、具政黨背景者,或與「六四」、「佔中」相關書籍下架。康文署今( 6 日)再推出新的「收集圖書館館藏意見」渠道,容許市民透過實體或網上表格,匿名舉報「危害國安」的內容。不過,康文署說收到舉報後可能會先將著作下架,再作審視,曾有書籍被下架的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質疑,如有人舉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著作,康文署會否以同樣準則處理。

康文署公布,指新的「收集圖書館館藏意見」渠道,讓市民更容易及方便向圖書館館藏提出意見,保障館藏沒有意識不良,如渲染暴力、色情及粗鄙內容,及不會違反香港法律或危害國家安全。康文署指,巿民若懷疑館藏內容違法或意識不良,可透過預設表格或電郵「發表意見」。
「舉報者」不用市民填寫任個人資料
根據表格內容,市民需提交有關館藏的資料,包括作品名稱、作者、出版社,市民認為該館不適合的原因,並要市民列出相關頁數、文字段落等,但市民不用填寫任個人資料。根據有關表格列出,香港公共圖書館不會透過網上或書面表格收集市民的個人資料。
康文署指,公共圖書館會就表格上的資料作跟進,可能首先將該館藏下架,及重新審視內容,但不會就每項意見作出回覆。表格列明,提供資料的渠道是不設回覆。

《集誌社》今年五月曾報道,康文署 2020 年 5 月至今年 5 月的三個年度,政府共將 255 本中文電子書下架,當中 100 本電子書(39.2%)涉中港台政治,或由「敏感人物」撰寫,當中民主派邵家臻有五本著作,包括《指罵詞彙裡的「八十前後」》、《香港情緒學 感情缺失》、《時代廢青》、《廢青救地球》,以及與鄭文合著的《性教育是咁的》都在電子書館藏中被下架。
邵家臻憂殺錯良民
其中一位有書本被下架的作者邵家臻,對於康文署設「舉報」渠道不感意外,「要來的始終會來,上次沒有標準地下架已是具體警號,現時只是多做一步。」他對此感傷心,「好像劃了一條官方版本的界線。」邵家臻說,他先前的非政治類書籍,沒評論中國及香港政治,「著作談性教育最多只是『黃線』,有本談天氣的(《廢青救地球》)是綠線,都不是紅線。」除康文署設立的匿名「舉報」機制,「國安處舉報熱線」亦不會收集舉報人的個人資料。邵家臻說,匿名舉報不需負責,一般會造成濫用,鼓勵市民「公報私仇」,憂殺錯良民。

彭志銘批推舉「舉報文化」
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,在今年五月發現,他在公共圖書館內的所有著作,包非政治類的書籍都全被下架。對於是次康文署再容許匿名舉報館藏,他認為,做法不負責任,容許匿名舉報,有如將下架館藏的責任推至市民身上,推舉「舉報文化」。
他又說,康文署收到「舉報」,可能首先將館藏下架的做法,是放棄圖書管理的專業,反問「如果有人舉報習近平或中共思想指導相關的書籍怎麼辦?這樣康文署是反愛國,下架的話我如何學習『習思想』?」
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認為措施沒有必要,表示擔心有人會有理無理就將自己看不順眼的書籍投訴,而職員收到投訴就先行下架被投訴書籍,以免被上司或市民責難收到投訴不跟進,會令將來下架情況變本加厲。而且現時對於何謂「危害國家安全」或「渲染暴力、色情、粗鄙」的書籍沒有清晰的指引,擔心康文署職員收到投訴就「有殺錯無放過」,完全不利圖書館作為知識及資訊流通的功用,亦影響社會多元開放風氣。羅強調措施沒必要,看不到對香港有何好處。
確認違國安 安排註銷
《集誌社》已向康文署查詢,每間公共圖書館接獲舉報如何處理、是否一被舉報就會被即時下架、現時審核書籍的機制為何、由誰人負責審核內容等,康文署的回覆沒交代上述問題,只提到公共圖書館接收到意見後,會盡快檢視有關圖書館資料,如發現內容涉及渲染暴力、色情及粗鄙、違反香港法律或危害國家安全便會將資料下架,安排註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