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被捕者前路.採訪後記|他們提醒了我記錄的意義

分享:

忘了何時與友人談起,我們這一代 20 多歲的年青人,身邊總有些人因著社運案被捕,甚至因著社運而無法回家。這幾年,我們或多或少都要經歷或見證這些悲劇。

來到 2023 年,很多時候人都變得很麻木,法庭每日報道,有多少人因社運入獄,判刑以年計,看著、寫過一個又一個相似的故事,無法改變任何事情,經歷過無力感很重,很累,很不想繼續的時間。

現在的狀態其實一般,對很多事情的感覺都不如初入行時強烈了。可是,這些事情仍然繼續,關心的人減少,不代表世界沒有壞事發生。撰寫這個專題,與受訪者們聊天,他們提醒了我記錄的意義。我想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,他們的想法,他們的心路歷程,讓更多人知道在那些數字下的一張張臉孔,是怎樣的人,到底他們是社會上多寶貴的年青人。

採訪後記
攝影Nasha Chan

有受訪者很堅強,不停派志氣bite,說「坐監都捱得過,尚有甚麼捱不過?」另有受訪者其實是準備入獄,很希望有更多香港人知道尚有人未放棄⋯⋯可能只看文字,感覺會隔了一重,可是親身看著他們的眼神,聽他們說話的語氣,很入心。

到底理想破碎是怎樣的一回事呢?在香港生活,很多時職業會與一個人的身分掛勾。我記得高中三年級,中學定期會要求我們去做一些能力及興趣網上測驗,了解自己對甚麼方面的科目有興趣。我們被要求有目標,要「向著標竿直跑」。然後就要用上好多年的時間,努力成為自己心目中想成為的大人。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,如果你的目標、你理想的行業因大環境而變改,隨時自己也會變得支離破碎。

可是,雖然過程很難,路很曲折,但是三個受訪者都倔強,很硬淨,不輕言放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