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說好大灣區|推七部觸控式屏幕「資訊站」 耗費近百萬元 

分享:

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日前(28日)宣布,由大灣區發展辦公室「開發」的「大灣區資訊站」,首批七部投入服務,向市民介紹大灣區建設和實用資訊,加深社會對政策和措施了解。《集誌社》視察該「數碼資訊平台」,實為坊間常見的「觸控式屏幕」,其展示內容與網站一樣。辦公室回覆查詢指,是次推廣涉及款項約 97.5 萬元。

「資訊站」啟動後反應冷淡,在長沙灣政府合署記者視察廿分鐘內,只有一名市民試用。

「大灣區資訊站」設於七個地點,包括中央圖書館、尖沙咀文化中心、荃灣政府合署等。記者日前到長沙灣政府合署視察,資訊站被放置在政府合署地下,扶手電梯旁的一角。有穿著印有「粵港澳大灣區」背心的「青年大使」,派傳單和大灣區明信片作紀念品,呼籲市民使用「資訊站」、指「有好多嘢睇㗎」。

現場所見,市民反應冷淡,願意接過傳單的人不多。逗留二十分鐘期間,只有一名市民在青年大使協助下試用資訊站,但市民多未能理解有關內容,不時口頭向大使查詢。

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回覆指,首周安排青年大使宣傳推廣,有關預算約 8 萬元。

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網站「資源中心」,已上載資訊站所有內容,兩者一式一樣。內容不少為文字資料,例如發展時序、城市簡介、不同服務範疇的發展方向,也有大灣區圖片;在實用資訊部分,主要載有八條涵蓋居住、證件、教育等範疇影片。翻查資料,這八條片段在 2022 年已上載到辦公室的 YouTube 頻道,總觀看次數不足 3,200 次。

今次「推廣」,涉及共約 97.5 萬公帑。辦公室回覆《集誌社》查詢指,承辦商進行『大灣區資訊站』系統設計及開發工作,費用約 30 萬;每台資訊站的製造及裝設費用約 8.5 萬,七台合共 59.5 萬;首星期辦公室會安排青年大使宣傳推廣,預算約 8 萬元。辦公室指,將陸續於全港各區裝設「資訊站」,目前未有預算數字。

有廣告界人士向《集誌社》表示,所謂「開發」的「資訊站」只是一部觸控式智能電視或屏幕,能接駁無線網絡就可以,一般製造和裝設費用不用二萬。被問及資訊站內容與網站重疊、效用不大,是否浪費資源,辦公室未有回覆。

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日前透過社交媒體、新聞稿宣布首批「開發」的「資訊站」投入服務。(圖片來源: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Facebook)

辦公室回覆指,政府重視說好灣區故事,行政長官在 2022 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出要物色合適場地在各區設立「資訊站」,正是加強宣傳大灣區建設的推廣策略,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按施政報告要求推出七部資訊站。

根據資料,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,去年在政府發表施政報告後, 在立法會政策簡報會表示重視大灣區建設工作,將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,提供諮詢服務、舉辦研討會等;而局方豁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,將在各區設立電子模式的大灣區資訊站。

根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資料,辦公室人手編制有 33 人,今年和去年度的預算開支為6430 萬和 7325 萬元;至於推廣中心會有五名人員,今年預算開支約為 662 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