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輸入外勞|拆解輸入20,000外勞是什麼概念?

分享:

政府周二(13日)未經諮詢勞顧會,建議在建造及運輸業,輸入共兩萬名外勞。兩萬外勞是什麼概念?《集誌社》向勞工處查詢過去十年數據,發現在建造業、製造業等七大行業,每年申請輸入外勞的總人數,平均只有四至五千,總獲批人數,平均每年約三千多人。政府在兩個行業,擬一口氣引入兩萬人,但細看行業數據,數字高出行業過去輸入外勞的十年總和(11,354人)。

細看行業數據,今次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,上限為1.2萬人,高出過去十年行業的申請總和(10,666人),較過去十年獲批的人數(4833人)增148%

至於運輸業界別的輸入勞工計劃,上限8000人,而在過去十年,在政府的補充勞工計劃下,「運輸、倉庫及通訊業」的外勞申請總人數為688人,十年來,只批出共 118 人來港工作。

《集誌社》向勞工處查詢過去十年「補充勞工計劃」下申請和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,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在 2013 年有約 1900 人,其後一直維持約 2000 多人至 3000 多人獲批,至 2022 年有 5825 人獲批來港。勞工處解釋, 2022 年數字有所上升,因當時 3至 5 月放寬護理業界輸入護理員的部分規定。

翻查資料,去年第五波疫情爆發,勞工署除放寬院舍輸入外勞的規定,社署亦向內地直接聘用1 000名臨時合約照顧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