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回聲演,字正腔圓的說了喜歡《4拍4家族》裏面一個場景,就是 Fringe Bar 外面街上一塊招牌「何蘭正」,導演告訴我,那當然是道具啦。我在第二次入場睇到招牌之時,先至識笑。現在想來,真的不夠pro,或者,不夠放,否則,應該讀回「何蘭正」的真實意思,「好X正」。
製作:George Lo

攝影:梁文熙
香港「何蘭正」的,何止一塊「何蘭正」招牌?如果講這套電影我覺得「何蘭正」的,就是戲裏面由九歲至七十幾歲的演員,包括新人樂隊,都是真正懂音樂的人,唔講有才華,最少可以講有風格。有幾何,有咁多音樂人,為你集體作曲作詞訴心聲?這是導演堅持到某一個點,才可以實現在陣容。第一次人家請入場,我就放空讓情緒自由流動,最吸睛的,是鼓神小演員Rondi 陳諾霆,他父親是Tommy Chan ( 陳嘉健),阿爺是Teddy Robin的樂隊戰友。小 Rondi 做戲固然自然可愛,演技和樣子都討人喜歡,但真正感動我的,是他的打鼓時刻,打到熱力逼出銀幕,眼神和凝聚的表情,認真的靈魂,嚇然超脫了一個童身。平時去音樂演奏會,看的都是傳統弦樂,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獨奏我都喜歡,但是,敲擊樂的獨奏,陳諾霆今次是給我開了另一視野。

《4拍4家族》劇照
看銀幕上的男 artist,同好多男士睇女仔一樣,我主要是睇佢可唔可愛。以往,第一個令我感覺可愛的音樂人是倫永亮;令我覺得可愛的男演員是有黃翠如在身邊的洪永城;現在,我都覺陳奐仁可愛,他可愛在肯為《4拍4家族》扮 Uncle Anson。戲裏他和 Teddy Robin 在 Fringe Bar 的對白超正(上一回寫了),演唱《Freedom》時的聲音與思維,立刻讓人看到另一個他、另一個世界,絕對是「何蘭正」的音樂人。
戲裏飾演細妹的 Anna hisbbuR 與扮演同父異母家姐的謝安琪 Kay,兩個人的歌,無論台前幕後再聽,都是享受。今次獲准用其中幾首歌曲做聲演背景音樂,我又自我感覺「何蘭正」嘞。好開心,好好玩。這集聲演第一句講《4拍4家族》票房不理想,George首先接去Anna的歌聲「我習慣你的冷淡⋯⋯」,第一次聽,會心微笑,George都唔係流架。

《4拍4家族》劇照
我感覺,Indie風格,有一種訴心聲的效果,導演賴恩慈愛聽好友Kay聯乘Little Airport的「我可以被這個世界淘汰,但不可以被世界擊敗」,這首歌曲,卻也是導演奔波到不同戲院跟觀眾對話的助跑動力,Kay投入的Indie唱腔,一樣有純美的能量。
為《集誌社》及《Yahoo新聞》寫作兩篇訪問稿時,對不同歌曲、歌者的內容及風格,邊學邊寫,感受有交流的音樂世界真好。而導演的童年,我不知為何好有感受,好明白那種回歸於零的力量,也為此,學習一個人處理情緒,繼續前行,不再惶惶不可終日的去找樹洞。
我一年入場睇戲嘅次數少得可憐,一隻手掌數得到,唔識寫影評,只想講感覺。這套戲,我看了兩次,有機會會再看,身邊好多朋友,都話想睇。
今次賴恩慈童年故事的聲演內容,主要來自我刊於Yahoo新聞的訪問內容。
文章連結:
見字如見人|《4拍4家族》票房能起死回生? 導演賴恩慈以野孩子力量頑強應對挑戰

冼麗婷簡介: 曾在《蘋果日報》任職記者17年。2016年成為獨立記者/寫作人後,出版了人物專訪結集《見字如見人》。今天,仍然幻想能成為101歲女記者。建立Write House,寫字為家。 「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」Patreon: https://www.patreon.com/SinLaiTing/posts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