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世紀黑雨|500年一遇暴雨 山崩地陷逾百傷 港府首引極端情況 停課不停工

分享:

夜以繼日的「世紀暴雨」,令香港首次進入了「極端情況」。政府說這場雨 500 年一遇,昨晚(7日) 已發出黑色暴雨警告,柴灣、大潭等區雨量達 600毫米,相等於全年平均總雨量四分之一。黃大仙港鐵站、商場被洪水淹蓋、筲箕灣山崩、南區地陷。凌晨時分,深圳排洪,港府僅 16 分鐘前出稿通知。極端風雨造成最少 144 人傷。

政府在清晨 5 時 43 分,宣布香港進入「極端情況」,停課但不停工,只籲僱主安排工作要情理兼備;7時 10 分,打工仔開始上班,勞工處才提醒除必要人員,僱主不應要求員工返回工作點。政府下午召開記者會,宣布「極端情況」會延長至午夜,即使暴雨警告除下,也會依據八號風球的工作安排。

記者:陳萃屏、廖俊升
攝影:陳朗熹、CCW、Nasha Chan、劉貳龍

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

筲箕灣耀興道出現山泥傾瀉。

政府發言人表示,至晚上八時正,有 60宗水浸、39宗山泥傾瀉報告。醫管局指,至晚上八時十五分,有 144名市民,在極端情況期間受傷,到急症室求診。「極端」風雨由昨晚開始,雨勢急勁且來得突然,天文台在晚上 11 時 05 分已發出黑色暴雨警告,黑雨維持了逾 16 小時,至今日(8日)下午 3 時 40 分才結束,破了自 1999 年以來的紀錄。

大圍一段城門河成瀑布 筲箕灣山泥傾瀉

晚上暴雨對本港造成破壞,洪水湧入黃大仙港鐵站、攻入月台,坐在列車的乘客驚呼。及至早上,龍翔道、黃大仙中心變了「黃河」,商場地下一層「沒頂」。錄得 600 毫米雨量的柴灣,也有商場入水,停車場也遭浸至車輛沒頂。早上的雨勢沒有減退,筲箕灣耀興道山泥傾瀉,如車輛般大的巨石滾下,擋住馬路。在南區淺水灣道,出現地陷,一輛私家車陷入「地洞」被困。

大圍美林邨外的一段城門河,過往一直是一條「小明渠」,變成了一個「大瀑布」;九龍塘一帶嚴重水浸,有市民拍攝到,在筆架山道、義德道交界,大量黃泥水如「噴泉」湧出。

柴灣水湧馬路 停車場沒頂

天文台總部錄 600毫米雨量 16分鐘前通知市民深圳排洪

香港大部分地區,都錄得超過 300毫米的雨量,除了大潭、柴灣之外,沙田、深水埗等區,也錄得 600亳米的雨量。署理天文台長李立信表示,這相等於一日落了四分一年的雨;天文台總部錄得的雨量,也超過 600毫米,李立信說:「真是一個很極端情況」。

一河之隔的深圳,在今日凌晨 12 時排洪。深圳當局在晚上 11 時 15 分通報了香港警方,警方在 11 時 40 分通知渠務署。政府在昨晚 11 時 44 分,即排洪前 16 分鐘,發新聞稿告知香港市民。對於警方45分鐘前知悉排洪,但政府在 16 分鐘前,才發出新聞稿,保安局長鄧炳強回應說:「我地做嘢唔係只係出新聞稿」,強調有透過不同部門通知受影響村民,沒一刻疏懶。署理渠務署署長徐仕基表示,北區多處的水浸與特大暴雨相關,「與排洪沒有關係」。

黃大仙商場「水浸眼眉」

凌晨二時「預告」 六時「揭盅」不停工

極端暴雨早上一度癱瘓巴士運作,九巴、城巴早上服務受影響。最緊張「返工」的港人,這一夜,一直留意政府有何公布。政府早在凌晨 2 時 30 分出稿表示,會在早上六時前,公布是否須停工停課,以保障市民安全。到了清晨 5 時 43 分,大家得到了答案,港府出稿宣布,香港進入「極端情況」,停課但不停工,只籲僱主應參考八號風球下的工作安排,優先考慮僱員的安全和從居住地點往返工作地點的可行性等,採納情理兼備及具彈性的工作安排。

七時許,不少打工仔已步出家門,想方設法「返工」;勞工處才出稿提醒,「極端情況」下的工作安排,除必要人員,僱主不應要求員工返回工作點,也不應扣薪、扣假。

官員下午二時半開記者會時,政務司長陳國基表示,「極端情況」會維持至今日(8日)午夜 12時,即使稍後改掛紅雨、黃雨,「極端情況」下工作安排,仍等同八號風球時的工作安排。政府會研究如何讓市民更掌握相關工作安排。

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

陳國基表示,昨出現百年一遇大暴雨,「極端情況」令本港廣泛地區出現水浸,公共交通受阻。天文台晚上 11時許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,錄得一小時158.1毫米雨量,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。

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被問及為何政府不直接宣布停工,他回應指,多年來每逢颱風暴雨,大家一直都使用惡劣天氣下工作安排指引,都是「行之有效」;而且必要人員須返工、如醫院及安老院舍的工作人員,認為不應該一刀切,而是讓僱主僱員根據守則處理。

官員談及雨勢時,形容這是 500 年一遇的暴雨,提到渠道排水系統,超出了設計的負荷。署理渠務署署長徐仕基表示,最大雨地方,如柴灣及大潭,渠務署設計標準是 200 年一遇,今次已超越設計容量。陳國基形容,就如一個浴缸放了四缸水,一定會滿瀉。

徐仕基表示,至正午時分,渠務署緊急小隊已處理超過 60 宗水浸報告;署理土力工程處處長及副礦務處長張秉業則表示,接獲 20 宗山泥傾瀉事故。暴雨下,至下午最少造成 110 人受傷,一人失蹤。黑雨在下午 3 時 40 分轉為黃雨,至 4 時 45 分,所有暴雨警告取消,但「極端情況」工作安排,會繼續「極端」至午夜。

黃雨除下後 李家超現身

行政長官李家超傍晚約 6 時到筲箕灣耀東邨發生山泥傾瀉地點視察。有記者問到李家超多次強調事件「百年一遇」,但為何事隔12小時後,才有高官現身交代,而他本人也未有出席?李家超回應指,政府首要任務是做好應變,包括調配人手和裝備,在當時水浸情況下,「如果唔係真正處理事件嘅出現喺某啲現場,對於工作唔覺得有幫助。」他又指面對當時情況,步署統籌及處理政府應對是首要,所有精力要投入做好應對,當覺得「情況受控後,我哋出來了解下情況,讓市民知道政府重視事件,係應該做嘅」。

9月7日凌晨時分情況:

周四(7日)晚上至周五(8日)凌晨,本港多處地方都下起暴雨。天文台在周四(7日)晚 11 時 05 分,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,11 時 45 分發出​​​​​​山泥傾瀉警告。港府深夜11時44發新聞稿,指已接獲深圳當局通知,在今日(8日)零時零分排洪,新界地區可能出現水浸。天文台表示,晚上雨勢頗大,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,而新界北區及港島東更錄得超過150毫米雨量。晚上 11 時 45 分 至 零時 45 分,黃大仙錄得雨量 82 至 99 毫米,港鐵黃大仙站的月台出現水浸。南區最高的雨量錄得 147毫米。九巴、城巴所有通宵巴士服務暫停。

天文台表示,與海葵殘餘相關低壓槽,自昨晚(9月7日)為廣東沿岸帶來暴雨。本港昨晚6時至午夜12時,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,九龍、新界東北及港島更錄得超過200毫米雨量。天文台總部昨晚11時至午夜12時,錄得一小時雨量為158.1毫米,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