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7.1 維園|舞龍、華服、尿量監測器、日本種大米 展覽慶回歸

分享:

今年七一沒有遊行,過去是遊行起點的維園今年被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租用,舉行慶回歸活動及設展覽。維園六個足球場及四個籃球場,全被用作設置慶回歸的展覽及裝置。場內的參展商都是來自內地,有展商帶同 16 名工作人員來港籌辦免費華服體驗區,稱公司參展是「為公益」,沒收到利益;另有展區展出標榜日本品種大米、及包裝有日文的產品。

採訪:陳萃屏、實習記者蘇柏軒
攝影:CCW

攝影:CCW

記者中午12 時許進入維園,進入維園慶回歸活動場內,需被保安檢查手袋。場地內外,維園都不時有警員巡邏,場內人流在下午兩時起漸多。

場內設有「中國香港 26 」裝置,展示 26 條以布料製成的龍、及大型花牌等供人「打卡」,佔用了兩個足球場的位置。維園其餘部分,分為創新科技、山東、遼寧及西安展區,另有主舞台,有舞獅、舞蹈等表演。

科技公司推廣「無線尿量監測器」

在大灣區創新科技展區,有公司帶來保健產品、有科技公司推廣無線尿量監測器、「掌上彩超」(無線超聲波診斷儀器)等。

在西安展區有免費的華服體驗區,從早上 10 時起,每兩小時一節,免費租借華服供市民在維園內拍照,職員會協助化妝及梳頭,有多套華服可供挑選。負責該展區的承辦公司名為「有何名唐」,店舖設於西安,公司組長王先生表示,籌備慶回歸的活動單位在今年 5 月主動邀請他們,公司認為這是推廣華服的契機,「沒有猶豫」就答應參展。公司派出共 16 人從西安來港,由維持秩序以至化妝的人員,都是他們的職員。

華服負責人:西安來港只收到車馬費

王先生表示,這是「公益活動」,他們公司在這個活動只收到車馬費,其餘都由他們自費。他說,每套供遊人租借的華服售價過千元,他們帶了 200 多套來港,都是免費供市民穿著。王先生說,籌備慶回歸活動的單位會給他們資助,但至今未知具體資助額,「還沒有核數」。

張女士退休多年,蓄短髮的她穿著華服在場內,不停拜託他人為自己拍照。張女士較早前已知悉維園設有體驗華服活動,今早專程在華服體驗區排隊一小時,只為穿著華服打卡拍照。她對於七一感覺不大,「年年都回歸,今年係 26 年,都冇乜嘢咋嘛。」

遼寧省展區標榜日本米種

記者約於下午 5 時到遼寧展區,展區中央有八個檔口推廣當地的稻米、筆記本、養生飲品等產品。不過,八個檔口有四個是空桌,有一張桌上放置推廣的遼寧大米,另一張則放置推廣筆記簿的傳單。展區只得一個檔口當時有負責人在場,來自遼寧的負責人徐先生,主要推廣養生飲品,他指這兩天來參觀的市民有兩萬多人,從遼寧帶來的兩百多份單張很早已派完。

遼寧展區推廣的大米,一款在包裝上寫日文「一目惚 ぼんやりとした 米」,另一款則在包裝上標榜「越光稻種,引自日本的優質品種」;另一個推廣筆記本的攤檔,在傳單上則標榜有兩款日本進口的 PVC 膠套筆記簿。

自 2003 年起,維園均是每年七一遊行的起點,直至 2020 年起,遊行沒法舉行。2020 年及 2021 年,警方均以疫情為由,反對遊行申請。去年則因組織被約談、民陣已解散等原因,沒團體再申辦七一遊行。今年原定「中國香港汽車會」申請汽車巡遊,但最終都因不夠汽車,而腰斬「遊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