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傳承 在地記錄

721 審訊第 12 日|證人 A 改口供前曾睇片 認擔心混淆記憶與新聞片 

分享:

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與另外六人,在 721 元朗站襲擊事件,被控一項暴動罪,案件今(1日)進入第 12 日審訊,匿名證人 A 女士第三日作供;法官陳廣池多次介入,要求 A 聽清楚問題、聚焦問題回答。

辯方代表大狀今續盤問 A ,A 承認自己在錄第二份修改口供的 20 個月間,曾與人傾談及觀看相關片段,「都會擔心」將記憶和新聞片段混淆。日前作供時,A 曾稱目睹閘外白衣人「忍唔住」跳欄入閘,今日在追問下稱「印象已經模糊咗」、 「冇一個白衣人我係識囉」,承認「唔知」為何白衣人跳入閘。其同行友人當晚持傘與 A 經南邊圍出口離開元朗站,A 表示沒有問對方為何持傘。

而在昨日盤問中,辯方播放片段證 A 參與鳳攸北街遊行、有叫口號、戴紅繩,在元朗站向離開白衣人拍手,A 否認與白衣人是一伙;今日控方覆問時,A 指自己可能「當局者迷」忘記了有遊行,又表示支持「保衛家園」行為。

證人改口供前曾看相關片段、與人傾談 承認擔心記憶混淆

控方證人 A 女士第三日出庭作供,代表第三被告陳永晞的資深大律師潘熙展開盤問,問到 A 第一份口供在 2019 年 8 月錄取,後在 2021 年 4 月再錄口供作出修訂,期間曾否與朋友傾談當日事件、看過相關新聞或網上片段,A 均回答有。而當日在警署,警方給 A 放過 248 條片段。A 稱「未必有咁多」。辯方回應:「但你書面供詞係咁講喎。」又續問,是否在 17 段片段中看到自己?A 稱:「佢咁寫呀?係囉。」

潘問 A 供稱元朗閘內外人士互動,會否有機會將自己記憶、與新聞片段混淆,A 承認「自己都會擔心有呢樣嘢」,但強調自己確實聽到。潘指 A 在第一份供詞指閘內人士大叫「過嚟啦」、但在 20 個月後再加上「唔好走」,會否是看片段或與朋友傾談後混淆,「當左嗰日發生,有冇咁嘅可能性?」A 回應指,「『唔好走』呢三個字,可能有呢個可能性,係唔奇嘅。」

證人 A 承認在更改供詞前曾看新聞片段、與人傾談,擔心自己混淆記憶和片段。(網上截圖)

日前作供稱睹白衣人「忍唔住」跳入閘 今改口:「印象已經模糊咗」

A 又指當晚在 8 點至 8 點半到雞地「睇熱鬧」,因案發前兩星期看到網上消息,知道「會有一班人會嚟元朗…有啲人會出嚟」,但不清楚他們會着白色衫。其後白衣人四散,A 前往元朗站,A 同意當時付費區內外有逾百人,而像她在付費區外湊熱鬧人士有約 20 個。

辯方問 A  ,付費區內會否有人像她一樣睇熱鬧,A 最初否定,認為區內無人會睇熱鬧,「會打㗎嘛」。其後 A 同意辯方指出,閘內有人站近牆邊、手上沒有持有任何物品、沒有與白衣人互動,「一半同意」區內或有人睇熱鬧,因「唔排除」有可能性,但指「有啲人擔心殃及池魚,所以會上咗月台都唔定」。

日前作供時,A 曾稱目睹閘外的白衣人「忍唔住」跳入閘。今辯方追問時,A 改口稱「印象已經模糊咗」,不肯定是親眼所見抑或混淆觀看片段,「印象中有發生過打鬥囉,同埋噴水嗰幕,最深刻係呢啲㗎咋。」辯方質疑,A 不知道白衣人為何要跳入閘,A 指閘內人士噴水施襲,「又講『過嚟吖』…感覺係挑釁佢地入去囉,咁佢地入去好自然就會打鬥。」

A 早前供稱白衣人「忍唔住」跳入閘,今改口指「印象已經模糊咗」。(網上片段截圖)

A:「冇一個白衣人我係識囉」 同行友人「揸遮」沒問原因

辯方追問 A 是否與白衣人無關係,A 回應「冇一個白衣人我係識囉」。A 指自己與施襲白衣人無關係、不曾與持藤條人士交談,承認「唔知」為何白衣人跳入閘。辯方引用閉路電視片段截圖指,A 當晚與持傘朋友經南邊圍離開元朗站,潘問為何其朋友當日「揸遮」,A 表示沒有查問;法官陳廣池介入指「大熱頭都可以揸遮,你都可以話預測到有雨粉,如果問題有指向性,又唔係呢個證人就唔比你問。」

「當局者迷」忘記曾遊行 支持「保衛家園」行為

控方代表高級檢控官程慧明進行覆問時,問 A 如何理解「有人嚟元朗」。A 指「有人」是指「黑衣人」、「後生仔多囉。」她指自己在網上看到海報,寫「唔知乜嘢元朗,得天下」,理解是有人入元朗,如在其他區一樣破壞交通鐵路或商場玻璃,「身為元朗巿民,都唔想元朗搞成咁。所以嗰陣有遊行,可能自己我當局者迷,自己都有行過(遊行),記唔到呢part」。

A 稱自己或因「當局者迷」而忘記參與過遊行,加上警署錄口供時,亦無詢問上述情況。而且她以前曾去過遊行地方,包括日間曾與村民、保衛家園團體行過,「都擔心混亂咗」。控方追問 A 的行為與「有人嚟元朗」有關?A 指無關又稱,保衛家園人士中有兩個朋友,「佢地做依個行為我係支持嘅」,在在庭上看片後勾起記憶。

控辯雙方完成證人 A 盤問,審訊明日續審,控方將傳召港鐵職員作供。